泌尿时讯 发表时间:2025/2/10 15:32:54
编者按:目前,卡介苗膀胱灌注是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高危NMIBC的首选治疗方案,但存在不良反应和治疗失败等风险,需要探索新型治疗策略。在2024年ESMO ASIA年会上,一项PUNCH01研究分析了动脉内化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和卡介苗的疗效和安全性,本刊特别总结,以飨读者。
这项研究旨在评估动脉内化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和BCG作为HR NMIBC患者膀胱保留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。
这项开放标签、单臂II期研究入组了未接受BCG治疗的HR NMIBC患者,这些患者患有乳头状肿瘤(高级别Ta或T1肿瘤)。首先,应通过TURBT切除所有可见的乳头状肿瘤病变。其次,采用Seldinger经皮技术将血管造影导管置入髂内动脉,在第1天(D1)动脉注射顺铂(60 mg/m2)和表柔比星(50 mg/m2),每3周一次,共2-4个周期。患者在第1天接受替雷利珠单抗200 mg ivgtt,每3周一次,共2-4个周期。最后,患者接受18次BCG滴注加上至少8个周期的替雷利珠单抗(200 mg ivgtt,每3周一次)。具体来说,患者开始接受BCG诱导疗程,每周滴注6次,然后进行维持治疗,每2周滴注3次,每4周滴注9次。主要终点是12个月时的无病生存率(DFS)。次要终点是膀胱保留率、OS和安全性。研究估计12个月时的DFS率不低于55%,将入组29名患者。
截至2024年4月,共入组了23名符合条件的患者。分析了22名患者(男性90.9%;中位年龄61岁(37-80岁);纯TCC 80.0%;中位肿瘤大小3.0 cm(0.4-8.0);多发性乳头状肿瘤=72.7%;高级别Ta=54.5%,T1=45.5%)。
中位随访时间为9.4个月(6.0-40.3),平均IAC周期数为2.7,平均替雷利珠单抗周期数为8.3,中位BCG灌注次数为10次(6-18次)。
12个月DFS率为100.0%(95%CI,63.8%-100%),12个月保留膀胱率为100%(95%CI,100%-100%),12个月OS率为100%(95%CI,100%-100%)。
18名患者出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,包括恶心(n=6, G2)、中性粒细胞减少(n=4, G2)、疲劳(n=3, G2)、AST/ALT升高(n=3, G2)、发热(n=2, G3)和肌痛(n=1, G2)。
中期结果支持使用IAC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和BCG作为HR NMIBC患者的膀胱保留策略。
参考文献
Zongren Wang, et al. 272MO - PUNCH01: Interim results from a phase II study of intra-arterial chemotherapy (IAC) combined with tislelizumab and Bacillus Calmette-Guerin (BCG) in high-risk non-muscle-invasive bladder cancer (HR NMIBC). ESMO ASIA 2024.
(来源:《肿瘤瞭望-泌尿时讯》编辑部)
声 明
凡署名原创的文章版权属《肿瘤瞭望-泌尿时讯》所有,欢迎分享、转载(开白可后台留言)。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,不代表本平台观点。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,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,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,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。
温馨提示
添加小助手请备注“泌尿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