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AU华语录丨无创评估BCR肿瘤异质性,邱雪峰教授分享鼓楼医院PSMA-PET/CT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经验

泌尿时讯 发表时间:2025/4/9 17:35:44


编者按: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(PSMA)分子影像技术近年来在前列腺癌诊疗中展现出重要价值:能够提升临床分期准确程度,辅助多模态治疗决策;还能通过新型核素靶向治疗,推动前列腺癌精准治疗发展。在近期举行的EAU年会上,《肿瘤瞭望-泌尿时讯》特邀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邱雪峰教授分享团队PSMA PET/CT预测BCR研究、肿瘤异质性的影响,以及南京鼓楼医院经验等精彩内容。


01
《肿瘤瞭望-泌尿时讯》
鼓楼医院团队有多项研究入选这次EAU大会,其中一项研究分析了68Ga-PSMA-11 PET/CT异质性预测患者的生化复发情况(摘要号P588)。首先,能否介绍一下该研究的主要结果?


邱雪峰教授:近年来,PSMA-PET/CT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与治疗领域备受瞩目,相关研究不断涌现。从欧洲泌尿外科协会(EAU)指南来看,其对于PSMA-PET/CT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推荐也进行了年度更新。


我们这项研究的出发点在于肿瘤,尤其是前列腺癌具有高度异质性。然而传统的检测手段,诸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(PSA)检测、计算机断层扫描(CT)以及核磁共振成像(MRI)等,均难以准确反映这种异质性。既往研究结果表明,分子影像工具PSMA-PET/CT所展示出的肿瘤异质性,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(mCRPC)患者的生存预后以及对药物的反应密切相关。基于此,我们不禁思考:PSMA-PET/CT所呈现的肿瘤异质性,是否与局限性前列腺癌的预后存在关联?


因此我们开展了这项回顾性研究。研究结果显示,若原发肿瘤在PSMA-PET/CT上表现出较强的异质性,那么其在肿瘤学方面的预后,包括切缘阳性率、淋巴结转移风险以及生化复发速度等,均与之紧密相关。由此可见,PSMA-PET/CT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,在未来针对生化复发的预测以及不良病理学结果的预测等方面,有望发挥重要作用。




02
《肿瘤瞭望-泌尿时讯》
这项研究主要涉及当下两个热点——PSMA靶点和PET/CT检查。您如何看待基于PSMA靶点的新型诊断和治疗进展,以及PSMA异质性可能产生的影响?


邱雪峰教授:近年来,PSMA-PET/CT的热度持续攀升,其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。目前推荐PSMA-PET/CT应用于生化复发的患者,包括既往接受过根治手术以及放疗人群。之所以推荐这类患者进行PSMA-PET/CT检查,是因为“生化复发”这一概念较难理解。通常,老百姓对肿瘤复发有着直观的认识;然而,生化复发却有所不同。生化复发指在无临床症状且无影像学可见异常的情况下,仅出现相关肿瘤学指标升高的现象(如EAU指南定义为根治术后4-8周PSA在可测范围内,或者PSA降低至不可检测水平后再次升高到0.4 ng/ml;对于放疗患者BCR则是PSA升高超过最低值>2 ng/ml)。


这种看不见、摸不着的复发,让患者感到困惑不已,常常“质疑”复发的肿瘤究竟隐匿于何处。其实,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以往所使用的影像学检查工具灵敏度不足。并且,既往对于生化复发的治疗手段相对单一,放疗往往是主要的干预方式。但传统的放疗多采用地毯式轰炸,缺乏精准性,不仅效果欠佳,还可能引发诸多副作用。而随着PSMA-PET/CT的出现,诊断的敏感度大幅提升,能够精准检测到过去难以发现的肿瘤病灶。这一突破彻底打破了生化复发的治疗格局。既然能够清晰“看到”复发肿瘤,医生便可以实施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,如姑息性治疗、挽救性治疗等,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的治疗模式,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获益。


此外,我们还发现PSMA-PET/CT对于肿瘤异质性治疗具有重要意义。正如前述,肿瘤异质性通常与患者的不良病理预后以及生存结局密切相关。因此,在未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时,可充分利用这种影像学技术分析患者的肿瘤异质性信息。PSMA-PET/CT作为一种无创且有效的工具,能够为患者量身定制更为精准、有效的治疗策略。


03
《肿瘤瞭望-泌尿时讯》
PSMA-PET/CT大大提高了微转移病灶的检出率。能否分享一下贵中心的临床实践或研究经验,比如PSMA PET/CT有哪些应用场景(分期、随访、预测等)?


邱雪峰教授:感谢肿瘤瞭望邀请,我在此分享下PSMA-PET/CT在鼓楼医院的多元化应用场景。首先,PSMA-PET/CT可针对生化复发患者进行精准评估。如前所述,PSMA-PET/CT所检出的生化复发病例中,相当一部分患者可能存在临床复发或寡转移;对于此类人群,我们能够进行更为有效的多模态治疗手段。因此,PSMA-PET/CT的应用增加了患者接受多模态治疗的机会。


其次,借助PSMA-PET/CT,能够实现更为精确的临床分期。当前指南建议采用ECT骨扫描、核磁共振及CT等影像学检查进行全身评估,但这些评估方法并不全面,尤其是对于存在寡转移病灶的患者评估。而如果可以借助PSMA-PET/CT这一更为精准的评估工具,我们便能对患者的病情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,从而实施诸如“三位一体”的多模态综合治疗方案(即原发灶治疗、转移灶治疗以及全身系统性治疗等多个维度)。


其三,PSMA-PET/CT能够助力复杂病例及mCRPC阶段的诊疗。当疾病进展至mCRPC阶段时,肿瘤的异质性愈发显著(无论是分子层面还是病灶层面),对精准评估构成了重要挑战。目前虽有基于ctDNA的分子检测等手段,但存在成本高昂、耗时较长且为有创检查等局限(需获取患者组织样本方可进行)。而PSMA-PET/CT能够提供诸多类似于分子检测的信息,为精准靶向治疗提供帮助。特别是考虑到此阶段部分患者可能出现PSA不灵敏的情况,单独依据PSA指标进行评估可能容易产生偏差,而PSMA-PET/CT在此时则展现出独特的评估价值,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疗效监测提供有力支撑。


以上为PSMA-PET/CT应用于诊断评估领域的内容。今年的EAU以及早期的ASCO GU会议均特别设置了多个专题讨论了核素治疗,尤其是PSMA相关新型核素治疗,如镥177、锕225等。这些前沿动态预示着,未来核素治疗有望突破现有晚期前列腺癌治疗格局,打破化疗及新型内分泌治疗的单一垄断局面,或可成为晚期前列癌治疗领域的新曙光。


04
《肿瘤瞭望-泌尿时讯》
回到这项研究来看,如果68Ga-PSMA-11 PET/CT能够预测生化复发高危患者,这类患者能否提前应用NHT或放疗来降低复发风险?请分享一下您在高危局限期前列腺癌领域的治疗经验。


邱雪峰教授:高复发风险患者术后治疗方案的抉择,也是目前的热门话题。是早期积极辅助治疗,还是待生化复发后再行挽救性治疗?我们的研究借助无创分子影像工具——PSMA-PET/CT,为此提供了一定线索。


通过综合术前PSMA-PET/CT影像、术后PSA动态变化、病理特征及肿瘤异质性表现,我们能够对患者进行分类。对于那些具有高风险复发因素、体质较好、恢复迅速、副作用耐受性较强的患者,辅助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是一种合理选择。相反,对于经PSMA-PET/CT及其他方案联合评估后生化复发概率较低的患者群体,我们则倾向于采取等待观察策略,直至生化复发迹象出现后再行评估和必要的挽救性治疗干预。


当前,众多前沿工具与方法的应用,正推动前列腺癌治疗向更加个体化的方向发展。前列腺癌的高度异质性决定了每个患者都是独特的,其肿瘤特性、身体状况及治疗期望各不相同。因此我常对患者说,“没有最好的治疗,只有最适合的治疗”。



邱雪峰 教授

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

南京大学医学院副教授,医学博士

硕士研究生导师(南京大学、南京医科大学、南京中医药大学)

美国UCSF及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后

江苏省“333”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

南京市青年人才工程培养对象

江苏省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工作秘书


(来源:《肿瘤瞭望-泌尿时讯》编辑部)

声 明

凡署名原创的文章版权属《肿瘤瞭望-泌尿时讯》所有,欢迎分享、转载(开白可后台留言)。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,不代表本平台观点。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,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,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,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。

温馨提示

添加小助手请备注“泌尿”

版面编辑:张雪   责任编辑:耿鹏
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
相关搜索:  前列腺癌

发表评论

提交评论
  • 相关推荐
  • 学术领域
返回
顶部